- 发布日期:2025-04-15 10:49 点击次数:194
据潇湘晨报报道,不久前,一场雪崩袭击了印度北阿坎德邦查莫里地区一边境道路组织营地,事发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,雪崩吞没了正在进行扫雪作业的工人。印度军方的一份声明称,雪崩导致八个集装箱和一个棚屋被埋。查莫里地区行政长官蒂瓦里说,雨雪天气限制人员和物资流动,直升机也无法使用。印度气象局预计,北阿坎德邦降雪达到“大到暴雪”级别,降雪量至少达到12厘米,随后会显著减弱。
紧随其后不久,印度军方发表的声明称,截至3月1日,救援人员共成功救出50人,但其中4人因伤重不治死亡,其余4人的尸体于2日被发现。马纳村位处喜马拉雅山地区。因全球变暖影响,当地生态的不稳定性加剧,易发生雪崩和山洪。2021年,北阿坎德邦一大块冰川融冰落入河流引发山洪,造成近100人死亡。
雪崩(资料图)
莫迪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在中印边境跃跃欲试,这次不顾士兵们的生命安全,在明知有雪崩预警的危险下还强行让他们修建战备公路,也能看出来,他们实在是等不了了。这些年来美国等西方强国一直在拿中印边境挑事,印度拿了军事和政治上的一点甜头就想着对他们示好,来表示“我们是一队的”。他们这次想着在边境地区不断强化军事基础设施,也是要彰显自身的实力,有了实力就能在地区事务处理中“上桌”说话。
展开剩余64%长期以来,中印边界问题,一直是印度政府的一张政治牌,时不时就制造紧张局势为执政服务。冷战之后,印度对两国边界的态度,总体上采取“拒止性威慑战略”,即部署优势兵力,达到震慑的目的。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,我国“一骑绝尘”的崛起之势,让印度陷入地缘安全焦虑,它的边境策略转变为“惩罚性威慑战略”,这使得印度做出越境的冒进行为。
西方智库(如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,CSIS)通过卫星图像分析认为,中国在边境的军事设施和兵力部署显著优于印度,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后勤保障方面。国际法理和舆论战线方面,中国官方表态始终强调部署是防御性质的,旨在维护领土主权和边境稳定。
印度士兵(资料图)
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,双方边境问题时常成为紧张点。尽管两国多次通过外交和军事层面的对话寻求缓和,但实质性突破有限。印度近年来不断加大在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,并加强与美国、日本和澳大利亚组成的“四方安全对话”,加深了外界对其战略意图的解读。与此同时,中国与巴基斯坦的紧密合作也让印度心存戒备。中巴经济走廊的推进,以及中方在印度洋的日益活跃,使印度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对中国保持警惕。
令人意外的是,近期莫迪对华态度有了180度大转变。近日,印度总理莫迪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中印关系。莫迪一开始就在忆往昔,强调中印历史悠久、渊源颇深,强调几个世纪以来,两国关系都是比较稳定,没有真正发生冲突的。紧接着他又提及当前面临的中印边境问题,称这是造成两国关系紧张的原因。但他承诺,最近双方正在努力将关系恢复到以前的状态,他强调中印关系的发展不仅对双方要有利,对全球稳定和繁荣也一样意义重大。莫迪还一反常态地指出,两国间的竞争并非是坏事。
印度总理莫迪(资料图)
对此,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用2个字“赞赏”,表明了立场。接下来如果印度保持这个态度的话,那么中印之间即将迎来发展的高峰期,双方的经贸、投资交流将会变得活跃,展现出新的气象与活力。
莫迪的这次表态,符合中印两国元首去年会晤达成的共识。去年喀山峰会,中印元首进行了面对面交流。双方一致认为本次会见具有建设性和重要意义,同意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,不让具体分歧影响两国关系大局,为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繁荣、推进世界多极化作出积极贡献。
发布于:江苏省